如何让说话更流畅:从设备到技巧的全方位指南
今天想跟大家聊聊,咱们这些做内容的,不管是拍影片的、做直播的、甚至是需要上台演讲的,怎么才能让咱们说话更溜、更顺畅,不那么容易卡壳。
你知道吗?有时候明明脑子里有货,但一对着镜头或者麦克风,就突然短路,说不出话,或者磕磕巴巴的,超级尴尬对不对?别担心,这期我就来跟你分享一些小技巧,从设备、内容到后期,全方位帮你搞定这个难题!
先说说装备:提词器这个神器
第一个要跟大家聊的秘密武器就是提词器!这玩意儿简直是救星。你想想,那些电视台的主持人,叭叭叭说一大堆,怎么能记得住那么多词儿?很多时候就是靠它。
提词器的原理其实很简单,它利用一块特殊的分光玻璃,把屏幕上的文字反射到你眼前,你看着这个玻璃念稿子,但观众看起来,你还是在看着镜头,眼神交流完全没问题!是不是很神奇?
如果你用手机或者 iPad 当提词器,记得先把你的稿子在 APP 里面设置成反向显示,不然反射出来就还是反的,你就傻眼了。
为了让观众觉得你更自然,眼神别飘来飘去,有个小技巧:调整一下提词器 APP 里面的行距和行宽。同时呢,用一个 40 到 50 毫米焦段的镜头,把每一行字数控制在 10 个字左右。这样你眼睛扫视的范围小,看起来就像一直在看镜头一样。
内容准备:控制语速,告别"脑雾"
接下来聊聊内容本身。首先是语速。新闻播报员大概一分钟 250 字左右,咱们做自媒体可以稍微快一点,大概一分钟 300 到 350 字比较合适,这样信息量够,又不会快到听不清。其实大部分博主语速都在 280 到 320 字之间。你可以录一段自己试试,找找舒服的节奏。
还有一个很常见的问题就是"脑雾",就是念着念着突然不知道自己在念什么了。这可能是因为你长时间快速说话有点缺氧,或者太在意发音了。遇到这种情况,可以喝点温水或者稍微有点酸味的饮料润润嗓子。
后期制作:让你的视频更丝滑
最后说说后期制作。剪辑的时候,多看看音频波形,那些重复念的地方一眼就能看出来,赶紧挑出最好的那一遍。
理想的剪辑是把前一段话的呼气声和后一段话的吸气声剪掉,让两句话自然地连起来。如果需要画面切换,优先剪掉吸气声,因为吸气声比较短促明显,呼气声比较长,不太容易听出来。
还有一个让声音更流畅的小技巧,就是在拍摄前录一段 10 秒钟左右的环境声,就是你拍摄时候周围的声音。剪辑的时候,在两句话中间或者需要停顿的地方,轻轻垫上这段环境声,这样声音就不会突然断掉,听起来会更自然。
最后的话:真诚永远是王道
记住,不管是你用提词器也好,看稿子也好,还是即兴发挥,最重要的还是多练习,调整好心态,接受最真实的自己,用你最真实的状态去表达。因为观众是很聪明的,任何刻意或者形式化的表达,他们都能感受到。所以,真诚永远是最好的方法!
希望这些小技巧能帮到你,让你的口语表达越来越流畅!